Skip to main content

北京的冬游---終于攀上長城之我的血淚!

有那麽一小段路,我仔仔細細的摸著那每一塊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城墻塼塊,即使經歷風吹雨打數百年,它們仍讓穩如泰山的矗立在這險峻的地勢上,無論是迎接戰事還是數不清的游客,它依舊堅固,如今它們是中華文明的驕傲,卻同時提醒了我這讓大家驕傲的偉大建築是用了多少的妻離子散來成就的。
我謝謝古人的堅毅雖然他們從來沒有心甘情願過。

去北京之前,我什麽功課都沒做,什麽must do 或must see都沒有仔細盤算過,就只有萬里長城,我是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去。儘管如此,我也只查看了冬天是否適合去長城的博文介紹,導致差一點差一點去不成的惡果。幸好,老天還是眷顧我的。

話説前幾天在北京市内玩得太盡興,每每忘記了在投宿的青旅預定到長城的大巴,每當匆匆忙忙趕回去青旅要預定隔天的巴士時,前臺小姐已下班,拖拖拉拉了好多天,終于訂到了在離開北京前一天前往長城的大巴。
由於慕田峪長城的位置實在偏遠,如果不預定觀光大巴,光是轉車也夠你折騰,搞不好還會迷路,所以不如訂了觀光大巴的配套,安安穩穩的在早上7點等待巴士接送。我訂的大巴還有一位導游哥哥,説了一口流利的英文,在前往長城的2小時車程上,為大家講解了慕田峪長城的歷史。雖然我的歷史課成績一向來都優等,但由於記憶久遠,真的很多東西都記不清了,所以這臨時給抱的佛脚還真受用。

出發之前看了很多資料都説12月攀長城都會很吃力,除了要應付那吹的不小的冷風,那山上稀薄空氣及很累人的階梯都很令人崩潰。其實真正爬起來也還好,也許我沒遇到下雪天,長城沒積雪,攀爬的路上也很順利,大大小小的階梯也沒資料説的可怕,但由於是依山而建,階梯的傾斜度的幅度是很大的,呈90度的垂直,上上下下需要特別小心。
臨行前,聽取了青旅前臺姐姐的建議帶了多一套衣服前往(以便在下山后在山下的厠所更換)果然是正確的。雖然12月的長城很是寒冷,但攀爬長城仍然能讓你滿頭大汗,從一開始的大外套圍巾,爬到中段,我什麽都脫了,汗流不止,這樣冷的天如果都穿著濕透的衣服,確實會重感冒。

在此也要另外提醒,只要開始攀爬,山上是沒有厠所可以方便的所以建議臨行前記得少吃少喝,上完厠所才上去。雖然我大概猜到山上不可能有厠所,我也一切準備妥當,然而天算不如人算,人算不如大姨媽算。當我爬到一半的時候,我感覺大姨媽很不識趣的來訪,而且那一次的來訪是很不客氣的,源源不斷滾滾而來。雖然書包裏有備用的生理用品,可是沒有可更換的地方,所幸事前因爲真的很怕寒冷的長城,那天我穿了2雙秋冬内塔絲襪,2件發熱褲和牛仔褲,才能有厚度防止血染事件。(因爲事關緊要且我的經驗慘烈,才會把這丟臉到家的慘痛經驗分享給大家)
所以當我好不容易爬到頂峰,同行的外國旅者猛邀我一起翻越頂峰的圍墻繼續冒險時,我都忍痛拒絕,因爲我必須光速的往山下厠所衝刺。
拒絕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經和那圍墻外更原始的風光及凄涼無緣。
其實姐看的不是眼前的山,而是遙遙不及遠在山下的厠所!



途中每一步往上的攀爬,每一處所顯示在眼前的風光,都讓我和同行的旅行者哇哇大叫。除了驚訝那建築架構是如何建在險要的地勢以外,我們被眼前的雄偉都給嚇傻了。那些仿佛只出現在水墨畫的凄涼和電影歷史課本的遙不可及都在眼前。我仿佛可以看到那些曾經在城墻上流血的將軍們,也仿佛可以感覺修建長城的百姓們是如何流下血汗,連同尸首一起埋葬再長城下。對於不瞭解中華歷史黑暗面的外國人,對長城留下的是無與倫比的驚嘆,但對於流著中華漢族血液的我,我除了尊敬也感受到深深的悲傷。
從古至今,就爲了所謂的君王,所謂的江山, 大大小小沒停止過的戰爭使人妻離子散,埋葬他鄉的人們啊到死也回不去。(握拳憤恨)

有那麽一小段路,我仔仔細細的摸著那每一塊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城墻塼塊,即使經歷風吹雨打數百年,它們仍讓穩如泰山的矗立在這險峻的地勢上,無論是迎接戰事還是數不清的游客,它依舊堅固,如今它們是中華文明的驕傲,卻同時也提醒了我這讓大家驕傲的偉大建築是用了多少的妻離子散來成就的。我謝謝古人的堅毅雖然他們從來沒有心甘情願過。



題外話:
很多人都知道要萬里長城在北京,可是在做了功課之後我才發現現存能登爬的萬里長城分成很多的部分,因爲萬里長城太長太長(顧名思義的萬里,跨越15個縣市,從東北到河南,甚至到蒙古也南下到四川),所以根本不可能一氣呵成從頭開始攀爬。在衆多能攀爬的關口裏,我選擇了游客比較少,難度還好,且原汁原味由明朝朱元璋時代開始修建的慕田峪長城。下一次我想要去居庸關(比較偏遠和難度較高),有想要和我一起挑戰的朋友,歡迎你聯絡我哦!
P/S:如果想要真正目睹歷史的遺跡,我會建議避開八達嶺長城,因爲那個是經過修復的長城,所以並不算真正的遺跡。最重要的是因爲離北京市比較近,所以游客是超級超級無敵的多,能避就避吧!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跟著旅居日本Challin這樣做】在日本拔智齒之很悲慘體驗記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2019年的秋末,我這慘痛的拔牙記。BYEBYE2019·和我的·29. 如果你住日本又或者你有認識的人住日本,這一篇文章你一定要看。 如果你住日本又有智齒或者你有認識的人有智齒又住日本,那你更加要看和分享。 如果你以上都沒有,那你也可以看看,一起來聽聽這個悲慘至死的拔牙記。 ------------------------------------------------------------------------------------ 根據網路資料, 一般而言,成人會有四顆智慧齒,當然有些人會有智慧齒不齊全,甚至天生一隻也沒有。大部分的智慧齒會在大約17至25歲左右發育完成及長出來。因為出牙的時間比較遲一點,而它長在下顎最後端的位置,所以大部分時候也沒有足夠空間長出來。 拔智齒是一件大事,尤其是下顎的智齒,因爲它靠近神經,拔的過程會有損害神經的風險,所以在此建議如果有需要拔智齒的話,一定一定要找 1. 大型牙科醫院 或者 2 .有豐富拔智齒的醫生 我一共有三次拔智齒的經驗,第一次是2018年在大阪,第二,三次是2019年在東京和大阪。因爲我太小瞧拔智齒這件事又或者第一次拔智齒太順利讓我低估了智齒的危險性。 2018年第一次拔智齒 某天晚上忽然被牙床的腫痛給痛醒,第二天早上隨便找了大阪的家附近的牙醫看診。和醫生叔叔和護士阿姨説完我的狀況,他們馬上幫我照了XRAY(レントゲン),照完后醫生叔叔很親切也一刻不容緩和我説他要立即馬上幫我動手術拔左邊上下兩顆智齒。 我還沒答應,就被安排好了座位,并且醫生叔叔已經劈里啪啦和我解釋說我的全口智齒狀況。原來我的嘴裏長了上下左右共四顆,而且我左右下顎的兩顆智齒都是水平齒。 ( 横向き に生えた 親知らず) 水平齒的特點是由於向橫生長,在空間有限的口腔裏擠壓著前面的牙齒,容易在身體特別疲勞時爆發疼痛,由於長時間擠壓,導致智齒隔壁的牙齒的牙根牙床慢慢出現問題,所以如果是水平齒的話早拔早超生。 那一次的手術中,醫生叔叔途中把他的牙醫兒子和護士們叫到我身邊,讓他們好好觀察我的牙齒,以很清亮的聲音教學指著我的牙齒說 “ 這妹妹的牙齒很大顆,牙根也很深,你們要好好觀摩我如何拔牙哦" 説完后,他就咔嚓一下把我的牙齒拔下來...

檳城北海的美食地圖😋

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内,馬來西亞檳城都是遠近馳名的旅游景點,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吃/美食天堂。 我其實沒有想要辯駁什麽,但是還是希望寫一篇文章能讓大家都知道檳城是有分島嶼(Penang Island)的部分與陸地(Mainland)的部分,而大家所熟悉的介紹都是島嶼(Penang Island)那一塊。網路關於介紹陸地(Mainland)部分的美食真的不多。 由於老公是來自檳城陸地Mainland部分的北海,所以我這個北海小媳婦私心得想要把目前爲止我覺得北海好吃的店家都記錄下來,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停泊在這個地方,你也能吃到道地有特色及非常好吃的小吃。 廢話不多説,一起進入我的北海美食地圖吧! 1. 店名:家乡粿条汤 地址:Kampung Pokok Keras, 北海槟城 https://goo.gl/maps/5srWWEVkNGC2 营业时间:6am多到12点多(26/12-29/12休息),每逢星期二休息 果條湯(大): RM6.30, (小)RM5.50 我也不知道在部落格的文章還是有個人FB,IG裏提起了果條湯多少次,所以熟悉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我真的是果條湯lover. 這一次回來北海待產,我也嘗遍了無數賣果條湯的檔口,最終我的第一名還是這家叫家鄉果條湯的。 不是每一檔的粿條湯都會提供檸檬汁讓你加進果條湯裏面,家鄉果條湯就是其中一家有提供檸檬汁的。我上一篇北海美食特色的文章裏面有説過,北海人真的很喜歡 肉碎 這一個配料,所以在吃果條湯之前,我會建議大家先把肉碎在湯裏面攪拌均匀,這樣你就能喝到一口清淡但是充滿肉香的湯底。 家鄉果條湯的湯底就算不加檸檬也很好喝,而且吃了不會覺得口乾。雖然配料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加在一起就是一碗暖心暖胃一點都不覺得對胃有負擔的溫暖早餐。 另外,家鄉果條湯提供兩種不同辣椒供客人選擇。看你是喜歡吃綠色小辣椒配醬油,還是他們加特質的紅辣椒醬。我個人還是喜歡綠色小辣椒配醬油的那種辣椒爽感,但是北海人大部分都喜歡吃紅辣椒醬,他們覺得紅辣椒醬和檸檬一起搭配果條湯才是精髓。而且紅辣椒醬都是店家自製,別的地方都吃不到的。 如果你覺得只有果條湯太單調,他們也有販賣很多不同炸物配料讓你搭配果條湯,絕對不無聊。例如:炸雲吞,炸滷肉,炸蝦餅,燒肉之類的。。。 2. 店名: Luan Fong Kopitiam 聯豐咖啡店 地址: 3, Lorong Bag...

【跟著旅居日本八年Challin這樣做】啤酒 is my life之選啤酒喝啤酒篇

                                          只要認識我超過一天的人都知道,我是患有嚴重酒癮的酒咖!每一次的旅行不管去到哪裏都喝到哪裏,可以省交通費,走路走3小時但絕對不能省酒錢! 如果在日本認識我超過3個月,和我一起去過居酒屋的人都會知道我對啤酒的熱愛和挑剔。 只要有些店家沒給我好好倒生啤酒,我從此會把那家店列入喝生啤酒的黑名單,打死不點。 所以今天這一篇是要教大家如何選購對應各個季節該買的啤酒和在居酒屋喝酒的時候如何分辨啤酒好不好喝,酒杯乾不乾净還有怎樣喝最省! 日語小教室 很愛然後又很會喝酒的人我們稱之爲酒豪 (しゅごう、Shu Gou) 最後要真的强調過度飲酒有害健康,旅行的時候稍微喝一下就好哦! (小姐,請問你這樣說有説服力嗎?最該斟酌的就是你自己捏) -------------------------------------------------------------------------------------------- 超市/便利商店選購啤酒篇 省錢撇步: 1.能在超市買就絕對不要在便利商店買 2.能買一打就買一打,除非你確定喝不下或是想要beer tasting,不然一罐一罐買真的比較貴 在超市買的啤酒平均一罐會比便利商店便宜個50日圓左右,所以人多喝多的時候真的要到超市買。日本很多大城市的例如東京,大阪,京都有很多超市現在都和便利商店一樣24小時營業,就算沒有24小時超市,營業到晚上11點的也很多,所以可以在超市買就去超市買哦! 日本啤酒種類和品牌那麽那麽多,價錢也不太一樣,看的眼都發直了,到底有什麽不同,然後又要怎麽選呢?在日本,罐裝啤酒其實分爲兩種,那就是發泡酒和生啤酒。 1. 發泡酒(発泡酒 happo shu) 發泡酒是一種只有在日本才出現的啤酒種類。嚴格來説,它不算真正的啤酒,因爲在醖釀過程中,使用麥芽醖釀的比例低於50%(就是俗稱醖釀的時候沒放足麥芽原料),所以味道比較淡也比較清爽比較淡...